前沿拓展:玫琳凯防晒霜哪个品牌好


摘要 从2004年到2014年间,每年你都会在网上看到“禁用化妆品名单”的身影,作为一则谣言,它简直是生生不息。而以玫琳凯为代表的受害企业也在联手微信等传播平台,大力打击谣言

文/新京报

“爱美的女士一定要看一下质检部门近公布的禁用化妆品名单!好多都含激素、铅汞含量严重超标!”近年来,以此类句子开头的文章在网络上颇是兴盛,其言之凿凿地冠以“质检总局”的幌子,“揭露”美宝莲、欧莱雅、玫琳凯等100多个国内外知名化妆品牌的系列产品因“含激素、铅汞超标、致癌”被“禁用”,引起消费者一次又一次的恐慌以及对品牌的信任危机。然而,这些内容却并非实情。

虚构禁用名单引发谣言四起

事实上,这份“禁用名单”早在2004年就曾在互联网出现,而所谓的“禁用之说”也已通过质检总局官网、媒体多次澄清。

质检总局曾在官网回复称:“从未公布过所谓的禁用化妆品名单”;业内专业协会——中国香料香精化妆品协会也曾在官网发布澄清声明;《广州日报》、《法制晚报》多家媒体,多次报道,揭露谣言真相。

可谣言似乎跑得总比真相快,一边多方努力辟谣清谣,另一边它却被演绎多个版本,再度被网友疯传。从2004年到2014年间,每年你都会在网上看到“禁用化妆品名单”的身影,它们不仅会“与时俱进”,分别冠以2004年、2005年……2014年新发布字样;有时还会穿上“马甲”,以“3·15禁用名单”、“有毒的化妆品名单”等标题吸引眼球;传播的平台也从初的BBS论坛到后来的博客、微博、微信;但正文的核心内容没有变化,本质仍属谣言。

面对谣言,网友难辨真相

网友小刘表示,她是从某微信公众大号中第一次看到“禁用名单”帖子的:“看了以后,当时我就震惊了,必须第一时间分享给朋友!”

“质检总局”的背书,加上“含激素、铅汞含量超标、致癌”等恐怖字样,让人看到之后总有不得不转的冲动。“都是转微信大号们的分享,真假与否,确实没有仔细推敲过。”和小刘一样,许多不明真相的网友,在被谣言忽悠后,也会不知不觉加入传谣大军。

近些年,伴随着微信的普及流行,朋友圈也成为网络谣言扩散的温床。在微信时代,公众大号们动辄过十万的阅读量,也使得网络谣言的传播影响力能够在短时间内迅速发酵升级。据悉,微信公众账号传播“禁用名单”帖子中,阅读数过10万的就有近100余例,这就意味着仅在微信公众平台,就有近1000万人次阅读过该信息。谣言的影响之广,可见一斑。

躺枪企业依法对抗谣言

细心的网友稍加调查就不难发现:在这份所谓“新发布”的禁用名单中,被点名禁用的多款产品,如“玫琳凯嫩肤防晒乳”、“香奈儿国际之蓝色几何美白祛斑”等,在品牌官网的产品名录中,根本无法找到。此外,所有正规品牌化妆品上市前都需要经过严苛的检测,如果产品确实 “含毒、禁用”,是不可能取得相关合格证书,并在国内市场流通的。

即便如此,谣言仍像病毒一样蔓延,作为“禁用化妆品名单”的受害方,不少品牌遭到消费者的舆论声讨与退货申请。

去年10月,高法院出台《关于审理利用信息网络侵害人身权益民事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加强了对网络谣言的打击力度,为谣言的治理提供了政策依据。

也是从10月开始,受害企业玫琳凯梳理“禁用名单”的举证材料,通过腾讯微信公众账号的投诉平台,举报相关谣言。腾讯在第一时间内受理了相关信息,并在短短1个月内,成功删除3000余条相关内容。政策的指导下,企业与网络平台共力合作,清理谣言工作变得更为高。

当然,删帖还只是一个开始,将来,更多受害企业表示将继续监控网络谣言情况,并根据谣言的发展情况,建立一套举证应对措施,对于恶意造谣、传谣、侵犯品牌合法权益情节严重的行为,保留进一步追究造谣者法律责任的权利。

拓展知识:玫琳凯防晒霜哪个品牌好

Thinkbaby 防晒霜有成分是氧化锌(20%)的纯物理防晒,防晒指数比较高,夏天出门也能有防晒。
80分钟的超强耐水耐汗,在海滩旅游也不会担心晒伤。不过防水好意味着清洗时要更仔细卸掉防晒。味道只有很温和的淡淡奶香,不刺激。适合6月以上的所有宝宝。
儿童防晒霜我觉得贝亲的会比较好用一点,价格也不是特别的贵的。
我觉得你直接买大宝就可以了,或者是选择买AHC的,我觉得都不怎么油腻,而且防晒果比较好。

还有其他疑惑?想了解更多?可以点击 【在线咨询】